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打破电网的自然垄断性

[宁波电工电气协会]发表于 2014-04-21 13:47:09 阅读次数:0

一则国网拆分的消息再次挑动电力改革神经,电力改革应走向何处?新浪财经将通过专栏形式,发起《电改何处去》大讨论。张树伟认为,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一大趋势,而电网企业继续向上下游扩张或固化输、配、售环节则是逆势而动。欢迎公平对话,理性探讨。
近期,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讨论又成为了一个热点。关于垂直一体化的电网的改革方向,“拆分”与“反拆分”的争论日益激烈。
“拆分”的理由在于电网强势的垄断地位与市场力量需要消除,要促进竞争。而“反拆分”认为无论如何分拆,电网都具有“自然垄断特性”,无法实现竞争,拆分不是问题的关键,甚至不是问题本身。
学术上的“自然垄断”有其严格的定义与判断标准,但是其基本的思想仍然植根于新古典经济学对于成本最优标准的考量,认为现实中的某些行业,由一家企业或者实体来经营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供应市场。
而典型的,网络产业(长距离输电网即是其中一种)一直被认为是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产业,具有沉淀成本巨大、退出困难与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的特点,而规模经济是形成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
如此看,电网拆分也无助于形成有效竞争似乎是个事实。简单的地讲,就是“一个地区,不可能也不应该建两个电网,有两个电网公司”。
但是,到现在,理论与现实的发展早已大大超出了以上的认识。理论上,自然垄断发展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有关信息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证明:同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相联系的“俘获”与信息问题实际上哺育了低效率,损害了消费者的长期利益。
“自然垄断企业”本质上具有垄断企业的一切弊端,一方面其成本的节约并不必然能够转化为消费者福利,而企业对监管者的“俘获”与互相“合谋”更会在服务的质量、效率上极大的损害消费者福利。在我国,国有的垄断企业还面临着“预算软约束”的问题,具有极强的成本转嫁能力,其一家经营的成本是否最小都是有疑问的。
现实的发展也给上述的理论提供了诸多的案例,这促成了19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与美国“允许一部分新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改革的政策实践,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电网基础设施对任何第三方的无条件开放,有效实现了电网资产的拥有与运营的分离。
到现在,欧美成熟的电力市场,大大小小的从事供电服务的公司成百上千,其中部分企业,就是纯粹的贸易公司,不拥有任何电网资产。
以上如果照应到自然垄断理论不足上,可以认为过去的自然垄断理论都是静态局部均衡的分析,缺乏动态一般均衡过程分析。
此外,技术进步与需求的扩大,也会在一定条件下有效稀释自然垄断行业的一次性高投资,进入困难并且也不合算的问题。电信业的迅速发展,不同制式网络的广泛并存是一个近似的例子。
目前,电力行业仍然维持着高度僵化的发电、输配电、调度、用电体系,而价格体系的僵化尤其严重:缺乏独立的输配电价,上网电价非市场发现的价格,终端电价仍然管制,电力市场构建遥遥无期。相比电信行业,电力的改革步伐无疑是慢了。
可以说,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任务量很大,而又牵一而动全身。在世界能源发展分布式分散化趋势日益明显、智能电网灵活用电兴起、随机性电源接入电网比例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未来电网发展的一大目标在于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并非扩大大型设施的规模,而。而电网企业继续向上下游扩张或固化输、配、售环节则是逆势而动。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拆分电网”是否能够促进竞争呢?一个直观的感受是:直接的竞争短期不会有,但是同业对标形成的间接竞争是存在的。列出电力体制改革的几大任务,似乎可以说,理清电网输配电的成本是构建“多买多卖”电力市场的前提。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为了规避垄断“俘获”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拆分电网”似乎是理清电网成本的现实可行路径。 

                                                                        来源:工业电器网
【宁波电工电气门户转载 宁波电工电气协会 [新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