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对标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
[宁波电工电气协会]发表于 2015-06-01 11:02:26 阅读次数:0 次
《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把中国打造成现代化工业强国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有人说,这个规划与“德国工业4.0” 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处于“4.0”发展领先地位的美国也有自己的“工业互联网”战略规划。在日新月异的汽车工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德、美三国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和策略。
中国制造2025对标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
原标题:"中国制造2025"对标"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
中德美三国的“工业4.0”各有特点
一、德国的“工业4.0”:
工业4.0在德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德国政府2011年11月公布的《高技术战略2020》中的一项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德国的国际竞争力。2013年4月,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德国信息技术、通讯与新媒体协会、德国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合作设立了“工业4.0平台”,并向德国政府提交了平台工作组的最终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报告提出,德国向工业4.0转变需要采取双重策略,即德国要成为智能制造技术的主要供应商和CPS(信息物理系统)技术及产品的领先市场。
1.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后半期由蒸汽机实现工厂的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后半期用电力来实现大规模化批量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后半期通过电气和信息技术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其实就是实现“智能工厂”。工业4.0将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化,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实现新的制造方式。信息物理系统是指通过传感网紧密连接现实世界,将网络空间的高级计算能力有效运用于现实世界中,从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
2.核心是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
工业4.0报告中描述的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指从事作业的机器人(工作站)能够通过网络实时访问所有有关信息,并根据信息内容,自主切换生产方式以及更换生产材料,从而调整成为最匹配模式的生产作业。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能够实现为每个客户、每个产品进行不同的设计、零部件构成、产品订单、生产计划、生产制造、物流配送,杜绝整个链条中的浪费环节。与传统生产方式不同,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在生产之前或者生产过程中,都能够随时变更最初的设计方案。
例如,目前的汽车生产主要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工艺流程进行的生产线生产方式。尽管也存在一些混流生产方式,但是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在由众多机械组成的生产线上进行,所以不会实现产品设计的多样化。管理这些生产线的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原本应该带给生产线更多的灵活性,但是受到构成生产线的众多机械的硬件制约,无法发挥出更多的功能,作用极为有限。同时,在不同生产线上操作的工人分布于各个车间,他们都不会掌握整个生产流程,所以也只能发挥出在某项固定工作上的作用。这样一来,很难实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工业4.0描绘的智能工厂中,固定的生产线概念消失了,采取了可以动态、有机地重新构成的模块化生产方式。
例如,生产模块可以视为一个“信息物理系统”,正在进行装配的汽车能够自律在生产模块间穿梭,接受所需的装配作业。其中,如果生产、零部件供给环节出现瓶颈,能够及时调度其他车型的生产资源或者零部件,继续进行生产。也就是为每个车型自律性选择适合的生产模块,进行动态的装配作业。在这种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下,可以发挥出MES原本的综合管理功能,能够动态管理设计、装配、测试等整个生产流程,既保证了生产设备的运转效率,又可以使生产种类实现多样化。
3.首要目标是工厂标准化
德国工业影响力的一个侧面就是“标准化”。PLC编程语言的国际标准IEC61131-3(PLCopen)主要是来自德国企业;通信领域普及的CAN、Profibus以及EtherCAT也全都诞生于德国。
工业4.0工作组认为,推行工业4.0需要在8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其中第一个领域就是“标准化和参考架构”。标准化工作主要围绕智能工厂生态链上各个环节制定合作机制,确定哪些信息可被用来交换。为此,工业4.0将制定一揽子共同标准,使合作机制成为可能,并通过一系列标准(如成本、可用性和资源消耗)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
以往,我们听到的大多是“产品的标准化”,而德国工业4.0将推广“工厂的标准化”,借助智能工厂的标准化将制造业生产模式推广到国际市场,以标准化提高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市场化效率,继续保持德国工业的世界领先地位。
4.战略愿景与要点
与美国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不同,德国将制造业领域技术的渐进性进步描述为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即工业4.0的进化历程。
1)工业1.0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工业1.0。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2)工业2.0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工业2.0。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3)工业3.0 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可称为工业3.0。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4)工业4.0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5)战略要点可以概括为:建设一个网络、研究两大主题、实现三项集成、实施八项计划。
建设一个网络:信息物理系统网络。信息物理系统就是将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五大功能,从而实现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的融合。CPS可以将资源、信息、物体以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物联网及相关服务,并将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智能环境。这是实现工4.0的基础。
研究两大主题: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是未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的侧重点在于将人机互动、智能物流管理、3D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从而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的产业链。生产流程智能化是实现工业4.0的关键。
实现三项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的集成。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
横向集成是企业之间通过价值链以及信息网络所实现的一种资源整合,是为了实现各企业间的无缝合作,提供实时产品与服务;纵向集成是基于未来智能工厂中网络化的制造体系,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替代传统的固定式生产流程(如生产流水线);端对端集成是指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工程化数字集成,是在所有终端数字化的前提下实现的基于价值链与不同公司之间的一种整合,这将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定制。
实施八项计划:工业4.0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一是标准化和参考架构。需要开发出一套单一的共同标准,不同公司间的网络连接和集成才会成为可能。二是管理复杂系统。适当的计划和解释性模型可以为管理日趋复杂的产品和制造系统提供基础。三是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可靠、全面、高品质的通信网络是工业4.0的一个关键要求。四是安全和保障。在确保生产设施和产品本身不能对人和环境构成威胁的同时,要防止生产设施和产品滥用及未经授权的获取。五是工作的组织和设计。随着工作内容、流程和环境的变化,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六是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有必要通过建立终身学习和持续职业发展计划,帮助工人应对来自工作和技能的新要求。七是监管框架。创新带来的诸如企业数据、责任、个人数据以及贸易限制等新问题,需要包括准则、示范合同、协议、审计等适当手段加以监管。八是资源利用效率。需要考虑和权衡在原材料和能源上的大量消耗给环境和安全供应带来的诸多风险。
总的来看,工业4.0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CPS网络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生产由集中向分散转变,规模效应不再是工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产品由趋同向个性转变,未来产品都将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生产,极端情况下将成为自动化、个性化的单件制造;用户由部分参与向全程参与转变,用户不仅出现在生产流程的两端,而且广泛、实时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
在美国,“工业4.0”的概念更多的被“工业互联网”所取代,尽管称呼不同,但这两个概念的基本理念一致,就是将虚拟网络与实体连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产系统。从政策层面来讲,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希望以新的革命性的生产方式重塑制造业。从行业层面上看,行业组织工业互联网联盟的组建,宣告了企业界进军工业4.0时代的号角吹响。与德国强调的“硬”制造不同,软件和互联网经济发达的美国更侧重于在“软”服务方面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希望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保持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
1.政府战略推动创新
为应对新科技产业革命,争夺国际产业竞争话语权,美国将重振制造业作为近年最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案,着力兴建制造业创新研究中心,希望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推动美国经济再次走上可持续增长之路。
2009年4月,刚刚出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发表演讲,提出将重振制造业作为美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同年12月,美国政府出台《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详细分析了重振制造业的理论基础及优势,成为美国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指引。随后奥巴马政府从战略布局、发展路径到具体措施,逐步铺展,完成了制造业创新计划部署。
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2012年2月进一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通过积极政策,鼓励制造企业回归美国本土。上述计划包括两条主线,一是调整、提升传统制造业结构及竞争力,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发展包括先进生产技术平台、先进制造工艺及设计与数据基础设施等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
2012年3月,奥巴马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最多45个研究中心,加强高等院校和制造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有机结合。2013年1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高端制造业国家项目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投资10亿美元组建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集中力量推动数字化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应用等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先进制造业能力的创新集群。
这一创新网络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提高下一代汽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燃料效率、性能以及抗腐蚀性;完善3D打印技术相关标准、材料和设备,实现利用数字化设计进行低成本小批量的产品生产;创造智能制造的框架和方法,允许生产运营者实时掌握来自全数字化工厂的“大数据流”,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并提高能源、水和材料的使用效率等。
据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发布的《全球先进制造业趋势报告》,美国研发投资量位于世界首位,其中四分之三投向制造业,在合成生物、先进材料和快速成型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优势明显。分析人士认为,在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美国很有可能出现以无线网络技术全覆盖、云计算大量运用和智能制造大规模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
2.产业联盟打通技术壁垒
与德国工业4.0强调的“硬”制造不同,软件和互联网经济发达的美国更侧重于在“软”服务方面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希望借助网络和数据的力量提升整个工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可以说,美国版的工业4.0实际上就是“工业互联网”革命。而在此过程中,除了美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外,行业联盟的率先组建成为发展的重要推手。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通用电气于2012年提出,随后美国五家行业龙头企业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将这一概念大力推广开来。除了通用电气这样的制造业巨头,加入该联盟的还有IBM、思科、英特尔和AT&T等IT企业。
工业互联网联盟采用开放成员制,致力于发展一个“通用蓝图”,使各个厂商设备之间可以实现数据共享。该蓝图的标准不仅涉及Internet网络协议,还包括诸如IT系统中数据的存储容量、互连和非互连设备的功率大小、数据流量控制等指标。其目的在于通过制定通用标准,打破技术壁垒,利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过程,更好地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
尽管上述标准的建立和最终批准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但一旦这些标准建立起来,将有助于硬件和软件开发商创建与物联网完全兼容的产品,最终结果可能是实现传感器、网络、计算机、云计算系统、大型企业、车辆和数以百计其他类型的实体得以全面整合,推动整个工业产业链的效率全面提升。
三、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规划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已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2.基本方针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3.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4.战略目标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
5.任务和重点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1)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2)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3)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5)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6)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7)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8)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9)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德美两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和政策对比
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2025发展目标
5月22日,工信部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详细解读。其中,按照规划,2025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而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2025年,中国将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目标: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1)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
2)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打造明星车型,进入全球销量排名前10,新能源客车实现批量出口;到2025年,2家整车企业销量进入世界前10。海外销售占总销量的10%。
3)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80%;到2025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实现批量出口。
4)逐步实现车辆信息化、智能化。到2020年,实现车-车、车-设施之间信息化;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区域试点。
燃料电池汽车
1)关键材料、零部件逐步国产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批量化生产的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到2025年,实现高品质关键材料、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和批量供应。
2)燃料电池堆和整车性能逐步提升。到2020年,燃料电池堆寿命达到5000小时,功率密度超过2.5千瓦/升,整车耐久性到达15万公里,续驶里程500公里,加氢时间3分钟,冷启动温度低于-30℃;到2025年,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大幅提高,和传统汽车、电动汽车相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批量生产和市场化推广。
3)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生产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到2025年,制氢、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区域小规模运行。
节能汽车
到2020年,乘用车(含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2025年,降至4升/100公里左右。到2020年,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智能网联汽车
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2.重点领域: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1)研发一体化纯电动平台。
2)高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和增程式器发动机。
3)下一代锂离子电动力电池和新体系动力电池,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电驱动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4)基于大数据系统的智能化汽车产业链建设,突破车联网应用、信息融合、车辆集成控制、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
1)燃料电池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膜电极组件、双极板等关键材料批量生产能力建设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2)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提升和工程化水平的研究。
3)汽车、备用电源、深海潜器等燃料电池通用化技术研究。
4)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可靠性提升和成本控制技术。
节能汽车
1)整车轻量化技术、低滚阻轮胎,车身外形优化设计。
2)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和涡轮增压等高效率发动机,提高热动能量转化效率。
3)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高效变速器、节能空调、起停技术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研究优化。
智能网联汽车
1)基于车联网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在现有的Telmatics系统基础上,为乘客的安全便利出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公交及营运车辆网联化信息管理系统。
3)装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盲区预警系统、驾驶员疲劳预警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及预测式紧急刹车系统,能提供至少两种可共同运行的主要控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与车道偏离预警的结合,以减轻驾驶人负担。减少交通事故30%以上,减少交通死亡人数10%以上。
4)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结构化道路下和各种道路下的自动驾驶系统,可执行完整的安全关键驾驶功能,在行驶全程中检测道路状况,实现可完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最高安全车速达到120km/h,综合能耗较常规汽车降低10%以上,减少排放20%以上。
3.主要路径
1)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支持。
2)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加强优势技术的共享应用以及通用技术与部件的联合批量供应。
3)完善标准法规体系,提升检测评价能力,加强产品事中事后监管。
4)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5)加强国际合作,强化国际化布局。
《中国制造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二、德国电动汽车最新发展规划及动向
作为全球绿色能源产业的先行者,德国非常重视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德政府于2011年5月出台了《德国联邦政府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并依托多个政府资助框架促进电动汽车的研发;10月12日,德经济部、交通部部长共同开启了针对德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视窗工程”(Schaufenster),以期加速对该产业的推介及普及;同时,大众、宝马及奔驰等德国主要汽车生产商已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展开角逐,取得了不少成果。
总体规划
2011年5月,德国联邦经济部与交通部联合发布了《德国联邦政府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其目标是:至2020年德国上路的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达100万辆,至2030年至少达到600万辆,至2050年电动交通网络覆盖全德城市区域。该规划包括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2009-2011),在发展规划正式颁布之前,德联邦政府投入的研发资金总额已达5亿欧元,这也是2009年启动的德国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重点包括电池技术、电力驱动技术、混合动力技术以及公共电力交通网络的构建等;第二(2012~2016年)及第三 (2017~2020年)阶段,除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外,还将大力开展电动汽车的全国推广普及和商务应用开发等,以期使德国成为全球电动汽车技术及市场的引领者。
2.主要措施
1)建立并依托统一的研发与发展平台(F&E-Programm),加速实现德国电动汽车的全球市场引领地位。德国将以其经济部(BMWi)、交通部(BMVBS)、教育研发部(BMBF)及环保部(BMU)等四大政府部门的多项资助框架为主体,结合企业与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综合、高效的研究与发展平台,加速实现德国电动汽车的世界引领地位。在此平台基础上,德国将重点加大对电能储存技术的研发力度。电能储存暨电池技术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德国历来大力支持对其的研发。德教育研发部于2008年发起锂电池联盟(Lithium-ion Battery Alliance,LIB 2015),各界至今投入的资金已超过4亿欧元;德经济部2009年开始实施“蓄电池项目计划”,并为此提供2500万欧元资金;未来还将以电能储存技术为研发核心,完善电动车的充电设备及电网并入等基础设施建设。
2)通过视窗(Schaufenster Projekt)及灯塔(Leuchtturm Projekt)两大工程,让更多的企业、组织及民众参与到德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来,以期加快电动汽车的市场普及进程。视窗工程已于今年10月12日正式开启,计划投入资金达1.8亿欧元。上述四部委将通过与德国各地方政府、中小企业、民间组织乃至民众的合作,组织开展大量的电动汽车及其技术的展示及推广活动,让更多的德国人了解并支持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灯塔工程将在视窗工程发展成熟之后开启,它不同于前者的全方位展示及宣传,将重点推广电动汽车的电池、驱动、城市交通电网等技术与基础设施。
3)加强对电动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高技术人才是科研的核心要素,是德国发展电动汽车技术的基石。2011年6月,德联邦教育研发部组织召开全国教育研讨会,重点探讨了如何完善电动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等问题。德教研部未来将投入相应资金,建立健全全国电动汽车专业教育及再教育网络,同时加大对各级学校、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
4)建立电动汽车产业的权威标准与认证体系。成熟的产业必然具备完备的国际标准及认证体系,德国计划成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引领者,确立其权威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势在必行。德国在加快技术创新速度的同时,还将通过与美、法、中、印、韩等国的合作,重点确立锂电池、充电插头、电网设备等产品以及整车质量的权威标准与认证体系。
5)完善公共充电设施,保障清洁能源供给。公共充电站点的布局稀疏是阻碍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德国将加大对充电设备的技术研发及推广力度,争取早日实现充电站遍布主要城市交通网络的目标。为实现至2020年德国清洁能源比重达35%的既定目标,提高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清洁电力来源比例十分重要。联邦政府将一如既往的给予新能源发电技术充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6)出台一系列的优惠及刺激消费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刚进入市场的初级阶段,其价格往往较普通汽车高出不少。为鼓励更多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德政府将出台一系列特殊政策,包括为电动汽车配备特殊牌照,设置大量专属停车位和行车道,并允许其使用公交车专用道;2015年底之前购买的纯电动汽车免交车辆税,且期限从5年延至10年;拟于2013年出台新规,电动汽车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例不得低于10%。
7)加强国际合作。德政府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电动汽车行业的国际合作,包括组织召开大型国际研讨会,提供电动汽车行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在欧盟框架内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并积极参与欧盟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制订;在确立电动汽车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方面,重点与美、法、中、印、韩等国合作;将以2010年7月建立的“中德新能源汽车平台”以及2011年6月两国签署的《中德关于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依托,积极展开对华合作。
3.发展动向
1)大众汽车集团2011年试投放500辆E-Golf电动汽车,2013年推出大众E-Up电动汽车;旗下子品牌奥迪2014年推出A3 e-tron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大众的电动汽车战略场包括欧洲、北美和中国,其长远目标是到2018年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引领者,电动汽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例达到3%。
2)宝马集团将电动汽车发展项目称为“BMW i”,在该框架内,自2008年起已有600辆Mini E纯电动汽车在全球进行了路试;2009年首次推出混合动力车Active Hybrid 7和ActiveHybrid X6,并于2011年开始在欧美进行路试;2010年3月,以宝马1系为原型的BMW Active E高效电动汽车面世,这是宝马自Mini E之后的第二款纯电动车;2011年初,宝马宣布BMW i正式成为其旗下的第4个子品牌,并推出i3及i8等两款全新电动概念跑车,2013年率先在德国上市。
3)奔驰公司2009年推出B级F-CELL氢燃料及新版Smart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分别达400和115公里。2014年又推出了B级电动版。
三、美国电动汽车最新发展规划及动向
绿色、节能和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几年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加速期。基于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需求、节能减排压力、经济振兴的需要、汽车产业变革的要求,美国政府制定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和一揽子政策体系。
总体规划
在战略上,一是将发展插电式电动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确定为主要技术路线;二是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美国道路上行驶的插电式电动汽车达到100万辆的目标。在政策上,已经形成了包括激励类政策、保障类政策、限制类政策在内的一揽子政策体系。激励类政策主要是对厂商、需求侧和研发领域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保障类政策主要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研发和教育投入;限制类政策是通过提高燃油经济性标准,以拉动市场对电动车的需求。政府政策由零星化转向系统化,在电动汽车早期与传统汽车相比还不具备经济性优势的情况下,对增强厂商和消费者预期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些政策主要体现在《2005能源政策法案》、《2007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这三个法案以及基于这些法案的相关规定中。《清洁空气法案》和其他环境法案也有部分条款涉及电动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
2.主要措施
1)对购买者提供税收优惠
《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提出了针对插电式电动汽车的税收抵扣计划,凡是购买装备4千瓦时以上电池的插电式电动汽车,都可以获得2500美元的基本税收抵扣。每增加1千瓦时可享受额外的417美元抵扣。车重越高,享受抵扣的最高额度也越高。车重在1万磅以下的汽车最高折扣额可达到7500美元,车重2.6万磅以上的汽车最高可享受15000美元的折扣。1万磅约合4.54吨;2.6万磅约合11.79吨。
2)规模巨大的贷款支持计划
《2007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要求美国能源部在一年内开展一项总额不超过250亿美元的贷款计划,对符合条件的生产先进汽车、配件以及工程集成的个人和机构进行直接贷款。2008年秋,这一250亿美元的贷款计划已经得到批准。2009年6月,福特汽车从中获得总额达59亿美元的贷款,以支持对新技术和节能汽车的开发,以及用于工厂设备的更新换代。日产汽车从美国能源部获得16亿美元的贷款,计划在田纳西州建电动汽车厂,形成年产10万辆以上的生产能力。泰斯勒公司获得4.65亿美元贷款,大部分贷款将用于开发普通的家用电动汽车。
3)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厂商提供直接补贴
2009年8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拨款24亿美元,用于补贴新型电动汽车及其电池、零部件的开发,这是有史以来美国政府对该领域的最大投资。其中电池项目获得的资助金额达到15亿美元,大部分投向锂离子电池制造,来自25个州的48个项目将分享这笔资金。
4)对厂商实行税收减免
2009年4月,美国密歇根经济增长管理局宣布向江森、KD、KD为陶氏化学和韩国Kokam的合资企业。A123、LG等四家电池制造公司提供5.43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此次退税优惠有助于这些公司赢得总额达20亿美元的联邦先进电池研发资助金。
5)对基础设施投资加大税收抵扣和提高折旧速度
《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扩大了《2005能源政策法案》对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税收抵扣力度,将有关的税收抵扣在后者基础上增加30%。此外,该法案还允许智能电表和智能电网设备加速折旧,使纳税人能够在20年内回收相关的投资成本。
6)公共部门汽车采购规定
《2007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中,明确把插电式电动汽车、各类混合电动汽车以及其他电动交通工具纳入到政府交通工具采购范围。奥巴马政府最近提出到2012年前实现美国联邦政府购买的车辆中一半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纯电动汽车。
7)基础研发和教育的投入
《2007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授权建立一个研发和示范项目,以提高美国在电动汽车储能、固定设备应用、电力传输和分配方面的竞争力。该法案还确定了6个方面的资助计划:每年5000万美元的基础研究计划、每年8000万美元的应用研究计划、每年1亿美元的能量储存中心建设计划、每年3000万美元的固定能源储存系统示范项目、每年3000万美元的汽车能源储存系统展示项目、每年500万美元的二次应用研发与示范项目。
8)提高燃油和排放标准
2009年5月奥巴马政府颁布了2012年到2016年汽车燃油经济性和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要求每个汽车制造商所售汽车的整体平均燃油标准在2016年达到35.5英里/加仑汽油(合15.09公里/升,或6.6升/百公里)。为满足标准要求,美国汽车厂商除了下力提高传统汽车燃油效率外,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发展电动汽车,因此这个标准的出台进一步刺激了汽车厂家对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同时对消费者行为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3.发展动向
1)主要汽车厂家加快推出主打车型。通用汽车公司2010年实现了雪佛兰沃尔特(Volt)增程型电动车的量产化。福特汽车公司也加快了电动汽车的推出步伐,推出Fusion和C-Max两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新兴电动汽车厂商不甘落后。成立于2003年的特斯拉勒公司(Tesla)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新秀,专注于高端电动跑车。2006年,泰斯勒公司与英国莲花(Lotus)公司合作,推出了双座纯电动跑车。该款纯电动汽车能在4秒内实现零至百公里加速,满电情况下能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400公里,能效达到丰田普瑞斯的2倍,在高压模式下可以3.5小时完成充电。2009年3月,特斯拉发布了最新款的四门纯电动跑车Model S,单次充电行驶里程达到257~482公里,在电动汽车行业掀起巨大旋风。
2)电池厂家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目前美国主要的电池厂家有江森、欧内德尔(EnerDel)等。江森-萨夫特为美国江森自控与法国领先电池企业萨夫特(Saft)的合资企业,目前为福特、宝马等公司供应锂电池。欧内德尔是欧内尔(Enerl)与德尔福(Delphi)合资的公司,专业生产先进的锰系锂电池。该公司还计划购买或新建三个新的电池工厂,将混合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年生产能力扩大至150万个。此外,韩国LG公司宣布,将在美国密歇根州投资3亿多美元建造汽车电池工厂,并计划到2015年占领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份额的20%。
3)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动汽车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完善情况。近年来,美国在电动汽车配套设施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运营模式也不断创新。一些汽车厂商(如通用汽车公司)还直接与电力供应企业合作,以加速电动车的商业化。
4)电动汽车销售快速增加。摩根斯坦利预测,2020年美国电动汽车销售量将达到200万辆,占当年轻型汽车总销量的13%。其中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销售量将达到100万辆。到2020年,美国混合动力汽车的累计销售量将达到1500万辆,其中370万辆是插电式的。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估计,到2030年插电式电动汽车将占所有上路行驶的轻型汽车的40%,占当年轻型汽车总销量的5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爆发,中国汽车制造业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向汽车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互联汽车将发挥主力作用。(来源:理工动力)
【宁波电工电气门户转载 宁波电工电气协会 [新闻]信息】
其他新闻
- 2024-09-26专家企业行 助力解难题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专家走进宁波电气企业开展决策咨询
- 2024-09-26第六届中国(宁波)输配电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举办
- 2022-09-05“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构建?中外专家学者、能源企业代表等建言献策
- 2022-08-17国网上海电力多措并举保障申城高温期间可靠供电
- 2022-08-16国网浙江电力成立电网基建安全质量管控中心
最新发布
- 2024-09-26 专家企业行 助力解难题 ...
- 2024-09-26 第六届中国(宁波)输配电产...
- 2022-09-05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
- 2022-08-17 国网上海电力多措并举保障申...
- 2022-08-16 国网浙江电力成立电网基建安...
- 2022-06-14 浙江宁波供电公司持续强化作...
最新留言
- 2024-12-06 关于开展2024年度宁波市电工...
- 2024-12-06 关于召开三届四次会员大会暨2...
- 2024-12-06 转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宁波市...
- 2024-12-06 关于组织赴上海参观第三十一...
- 2024-10-08 关于组织参加宁波市紧缺工种...
- 2024-09-19 转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宁...